国家级+1!宿迁诞生全国第二个、江苏首个自主培育新品种
2025-05-16 18:40  来源:交汇点新闻  作者:孙旭晖  
1

交汇点讯 近日,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公布最新一批国家级科技小院名单,江苏沭阳肉鸭科技小院成功入选,成为宿迁首个国家级科技小院。5月16日,记者从这个“科技小院”了解到,院子里“住”着的,是一只只乌喙白羽、青色脚蹼的雏鸭,它们的身份也十分不凡:日前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,是全国第二个、江苏省首个自主培育的肉鸭配套系,并一举打破了国外多年的种源垄断。

车间中,一只只洁白的鸭蛋正由自动化流水线运输到各个生产环节,在这个年孵化鸭苗1.5亿羽的大型肉鸭企业里,“鸭苗”是他们最核心的竞争力。

“以前,国内的肉鸭需要靠外国进口,我们这里以前养殖的都是来自英国的樱桃谷鸭。”企业负责人史加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由于种源和核心技术被英国公司掌控,樱桃谷鸭的知识产权专利曾每年从中国获利高达数亿元人民币,这就使中国养殖户从樱桃谷鸭身上获取的利润非常低。

种子是农业的“芯片”,为解决肉鸭种源长期被国外“卡脖子”难题。2011年,面对英国樱桃谷鸭长期垄断国内种源、每年专利费高达数亿元的困境,在沭阳县委、县政府支持下,众客种禽联合扬州大学组建育种团队,累计投入五千余万元研发资金,系统开展种质资源创新。通过分子辅助育种技术、先进育种软件和综合选育法,团队成功构建现代化水禽育种体系,2023年6月,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组织专家对“益扬1号”肉鸭配套系进行现场核验,经过现场考察、抽样测定、系谱审查等程序,专家组一致同意“益扬1号”肉鸭新品种通过现场核验,并上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。

当地农业农村部门介绍,这个肉鸭配套系,是我国建立以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、产学研协同、育繁推一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的一次有益探索,是全国第二个、江苏省首个通过国家新品种(配套系)审定的乌喙白羽青脚优质小体型肉鸭配套系,填补了江苏省自主培育新品种(配套系)的空白,为我国肉鸭产业提供了新的品种选择。

“新品种兼具生长速度适中、饲料转化率高、抗逆性强三大优势。”史加龙指着自动化孵化流水线介绍,母系产蛋量高、父系生长速度快,商品代肉鸭保留了地方麻鸭的优良特性等,更增加了它们的商业价值,让这些新品种肉鸭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,适合加工盐水鸭、板鸭、鸭煲等产品。

近日,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4年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增补名单,“益扬1号”肉鸭配套系作为江苏唯一增选的水禽核心育种场名列其中。公司育种场常年存栏种鸭20000余只,父母代母鸭50000余只,在江苏、山东等地区年推广商品代“益扬1号”肉鸭850余万只,产品销往江苏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浙江等省份。公司采用“企业+农户”合作模式,通过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,大力推广规模化、标准化肉鸭养殖,并促进上下游饲料、种植、物流等产业发展。

作为宿迁首个国家级科技小院,目前,该平台正推动育种体系升级。依托江苏省科协、扬州大学等共建力量,小院通过“企业+农户”模式开展技术培训,带动饲料、物流等关联产业发展。近期企业又通过国家水禽核心育种场核验,标志着商业化育种体系日趋完善。未来将深化与科研机构合作,持续提升种源安全保障能力,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。

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 通讯员 相哲

标签:
责编:史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