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博物馆日|这个博物馆里,来了“洋讲解”
2025-05-18 09:24  来源:交汇点新闻  作者:叶真  
1

“你好,这是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——霁蓝釉白龙梅瓶……”5月17日,在扬州博物馆,几位留学生志愿者讲解员们正和老师一起,为他们的讲解词增加更丰富的细节。从今年初起,这群来自扬州市职业大学的留学生们就成为了博物馆志愿者,为外国的参观者们讲解博物馆文物背后的故事。

来自乌克兰的留学生瓦妮莎说:“我很喜欢这里的文物,它们每一件都非常精美,背后有动人的故事,很荣幸能够成为它们的讲述者。有一次我用俄语讲解雕版印刷时,一位听得懂俄语的中国奶奶还夸我说得好!”来自马里的留学生黄轩说:“今年,很多来自非洲的同学第一次来到中国。我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带他们了解扬州的历史,为他们打开了了解中国文化的大门。”

什么样的契机让这群外国留学生来博物馆成为讲解员?扬州博物馆宣教部主任王潇潇告诉记者,去年的“国际博物馆日”前夕,在举行“博物馆奇妙夜”活动时,曾邀请过来扬州上学的留学生扮演NPC。在和他们的交流中,他们也表达出希望能有机会成为博物馆志愿者的想法。“正好,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江苏旅游,我们也期待着有更多志愿者们为游客提供多语种讲解。”

双方一拍即合后,就到了撰写解说词的环节。“一些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的讲解,我们在翻译时会增加一些背景介绍,或结合留学生们的当地文化进行调整,让他们觉得更有贴近性,方便他们理解记忆。”扬州市职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刘鎏介绍。

随着这些留学生们从博物馆中了解更多有关中国文化和扬州的历史,他们也越来越喜欢这座城市。“在我们国家,有一个叫三宝垄的城市,相传郑和下西洋时曾在这里登陆,这座城市也由此得名。在那里,也有很多瓷器。所以博物馆里的瓷器让我觉得很有亲切感。我也喜欢到扬州更多景点逛一逛,希望找到与‘一带一路’有关的故事。”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周义豪告诉记者。同样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柯夏诺同学说,“有一次,我在国宝厅做志愿者,看到一位非常眼熟的女士,有点像我在印尼读高中时的老师。等她回过头时,我发现真的是她!原来她正在扬州大学读博士深造,趁着假期她也和她的老师来这里参观。我还现场为他们做了讲解,很奇妙的感觉!”

周义豪在给他的老师进行讲解(右一女士为周义豪的老师)

“目前,我们大概有十几名留学生志愿者,他们在上岗前都经过了扬州博物馆正式讲解员的指导与培训,并经过了筛选和考核。这段时间他们也受到了不少外国游客的好评。”王潇潇表示,未来,欢迎来自更多国家的同学们加入扬州博物馆的志愿者队伍中,期待着他们用跨文化视角讲好更多中国故事。

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 叶真

标签:
责编:葛灵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