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置换更新补贴申请通过,为啥迟迟拿不到钱?”“消费了才发现商家不在名录里,能补救吗?”……5月20日,江苏省商务厅、财政厅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一同走进《政风热线・我来帮你问厅长》节目直播间,针对群众在消费品“以旧换新”活动中遇到的堵点、难点问题,现场回应社会关切。

消费品“以旧换新”是提振消费的重要举措。政策实施以来,全省相关工作成效显著:截至5月18日,今年全省已有1200万人申报或享受消费品“以旧换新”补贴,资金使用规模超133亿元。在旧房装修及厨卫局部改造领域,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今年在保持补贴标准不变的基础上,将补贴品类进一步扩大。自2月活动启动以来,江苏13个设区市全部通过小程序等信息化方式受理申报,目前已惠及9907户家庭,发放补贴约2亿元。
尽管亮点频现,但“以旧换新”工作覆盖范围广、任务量大,且涉及多部门协同与多领域衔接,推进过程中难免出现堵点。直播中,消费者王女士率先提问:“去年我申请江苏省汽车置换更新补贴,收到审核通过的短信后,为何迟迟未收到补贴?”
王女士介绍,她于去年8月购买了一辆21万余元的新能源汽车,并出售旧车。通过小程序申领补贴后,很快收到南京市商务局短信,提示“补贴申请已通过,发放时间以银行到账为准,请耐心等候”。然而截至今年3月,补贴仍未到账。经查询发现,其申请因“未填写转让车牌”已于去年11月被驳回。“申请不通过却未收到任何通知,如今申报期已过,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?”直播中,王女士语气苦恼。
“按规定,申请不通过的,市级部门需一对一通知消费者修改。”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金玉梅回应称,汽车置换更新审核实行“两审一复核”机制:县区商务部门负责初审,市级商务部门负责复审,每阶段通过后均以短信告知消费者;省商务厅最后对全省资料进行梳理比对,若发现个别资料不符合要求,市级部门需通过电话一对一通知更正。“王女士未收到电话通知,确实是工作的不到位。”金玉梅坦言,接到反映后已督促南京市整改,目前王女士已顺利收到补贴。
解决个案更要完善机制。省商务厅副厅长吴海云介绍,今年已对审核流程进行优化:统一组织第三方参与审核,在统一省市县三级审核标准的同时提升服务效能,确保消费者便捷享受政策红利。
除了补贴能否顺利申领,补贴资金的兑付速度也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。来自无锡的陈先生提出疑问:同样是“以旧换新”补贴,购买家电可在支付时享受立减,第一时间享受政策红利,为何汽车报废和置换补贴需要等待较长时间?
对此,省财政厅副厅长倪国强回应称,与家电补贴不同,我省以往在汽车报废和置换补贴领域采用审核兑付模式,需经商务厅、财政厅和财政部江苏监管局三方联合会审,流程相对繁琐,耗时较长。为优化消费者体验,今年江苏已调整相关政策:省商务厅及时汇总符合补贴条件的申请人信息并审核确定补贴金额,省财政厅根据审核意见及时安排资金拨付,由省商务厅按程序将资金直接拨付至申请人,补贴发放的等待周期大幅缩短。
借着消费品“以旧换新”的政策东风,除家电、车辆购置外,不少消费者将目光投向旧房改造领域。来自南京市浦口区的徐女士向《政风热线》反映,她与装修公司签订合同并付款后发现,因该装修公司不在补贴单位名录内,其购买的整体柜无法申领补贴。
“刚才徐女士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。”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副局长陈乃栋解释道,根据规定,消费品“以旧换新”资金实行限额管理,各地可采取资格调控机制。“这就好比电商平台‘满300减30’的活动,并非所有商家都会参与。”他进一步说明,由于同一套房不能同时享受商务部门和民政部门的补贴,且商务部门已于今年1月将整体柜、淋浴房和洁具纳入补贴名单,为确保补贴不重复发放,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必须与商务部门在补贴品类上进行明确切分。
陈乃栋坦言,这一决策也是为了推动补贴更快发放。他解释称,国家补贴资金需经过审计流程,而商务部门的补贴通过身份证信息核验,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则需同时核查房产证信息,由于两者核验的关键字段不同,无法实现快速数据匹配。受限于繁琐的查重工作,去年活动结束两个月后,消费者的补贴资金才最终到账。
问题客观存在,关键还得把工作做在事前。“下一步,我们将以此为鉴,进一步做好消费者解释工作,在提升政策普及度的同时增进消费者对政策的理解。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副处长汪戈表示。
消费补贴中暴露的各类问题,既是民生关注的痛点,也是改革推进的重点。直播尾声,省商务厅、省财政厅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郑重表态:将协同相关部门,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,并以消费者提出的问题为导向,持续优化流程,把消费品“以旧换新”工作做得更扎实,确保政策落细、落地、落实。
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 陈珺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