并蒂莲前领证 红豆树下盟誓,江苏多景区探索"婚登+文旅"模式
2025-05-20 21:26  来源:交汇点新闻  作者:周娴  
1

2025年5月10日,新修订的《婚姻登记条例》正式实施,“全国通办”政策落地,各地婚姻登记纷纷“破圈”升级。从南京玄武湖畔的园林式婚登中心到连云港的玉女峰“颁证点”再到常熟曾赵园百年红豆树的“婚登+文旅”模式,婚姻登记进景区已从零星试点发展为一种风潮。这一创新实践不仅重塑了婚姻登记的仪式感,更催生了“甜蜜经济”新业态,成为文旅融合与婚俗改革的生动注脚。

从“盖章窗口”到“幸福地标”

从高空俯瞰,玄武湖公园环洲宛若一颗爱心缀在湖心,南京玄武区婚姻登记处风荷苑便位于“心尖”的位置。玄武湖是江南三大名湖之一,2024年这里接待游客约1900万人次。记者探访发现,登记处设有中式与现代风格的两个颁证厅,中式颁证厅红绸、“囍”字等设计尽显中式浪漫,现代颁证厅简约时尚中不乏温馨。湖中有象征着“同心永结”的并蒂莲,湖边设有适合打卡的爱心布景,既满含美好祝愿,也能满足新人们个性化的需求。

玄武区相关负责人表示,婚姻登记处此次落户景区是当地进一步丰富婚恋服务场景的新探索,下一步,他们将打造 “婚庆+文旅+服务” 的产业集群,提供领证跟拍、文创纪念、婚礼策划等一站式服务,进一步增强新人的仪式感和满意度。

连云港的玉女峰海拔624.4米,是江苏最高的婚姻登记的“颁证点”,传说中,玉女与家住花果山的书生王清风相恋,为爱下凡,引玉帝震怒,为了躲避天兵查找,孙悟空将二人点化成两处山峰。去年七夕至今,50多对新人在吉祥玉女的见证下宣读了结婚誓言,领取结婚证,正式步入婚姻的殿堂。花果山景区文旅科科长刘智告诉记者,他们在玉女峰山顶设置了祈福长廊,许下爱情誓言。还推出了爱情主题旅游线路,初夏时节,新人们可以沿着花果山景区大圣广场山门起点,通过崎岖的十八盘、小众秘境九龙栈道漫步至玉女峰,徜徉在100多亩的芝樱花海,寻找爱情主题打卡点并合影留念。接下来,景区还将引入AI数字人孙悟空作为证婚人,为大家留下甜蜜的回忆。

千年古树成了爱情最好的见证,在苏州相城区太平老街登记点设立在一棵千年古银杏树下,这棵银杏树,相传为南宋太尉王皋次子王铎亲手所植,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。银杏树见证着一对对新人真挚爱情,也多了一个甜蜜的注解——“银”为有你,三生有“杏”。

在常熟曾赵园登记点,一棵400多年的红豆树格外瞩目,尽管历经岁月变迁,但仍主干遒劲,枝繁叶茂。常熟市社会事务和区划地名科科长王波告诉记者,4月份以来,已经有17对新人预约在曾赵园举行园林婚礼,在红豆树的见证下,感受“天赐良缘,古树为鉴”的独特登记体验。

王波认为,传统婚姻登记场所常因流程化、严肃化被诟病缺乏温情,而景区婚登点的涌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。通过服务场景延伸,打破传统政务大厅的刻板印象,将登记服务与自然景观、文化地标结合,通过环境赋能,使法律程序兼具情感体验,更满足年轻人对"仪式感"和个性化的需求。接下来,常熟市将成立婚嫁产业协会,推进婚恋相关的资源整合,曾赵园景区还将和邻近的西泾岸历史街区联动打造“甜蜜街区”,引进高端影楼和民宿,推出爱情旅游观光线路,满足年轻人个性化的婚恋需求。

从单一登记到产业链延伸

婚姻登记进景区的核心价值还在于“引流”与“增值”。当政务与文旅相遇,不仅成就了新人的浪漫时刻,更开辟了产业增值的全新赛道。

5月10日,苏州姑苏区婚姻登记处以“南园囍事 十全十美”为主题,打造十全街结婚登记点,寓意十全十美的美好婚姻。郑成昊和史可奕是第一批来这里体验婚姻登记的苏州市民,对于准新娘史可奕来说,牵着爱人的手,漫步青石板路倾听小桥流水,在浪漫的乌鹊桥边许下永恒的誓言,是一种独特的体验。

姑苏区民政和卫生健康局社会事务处处长徐爱华介绍,新人在十全街结婚登记点办理结婚登记后,可享受涵盖“登记领证—街拍婚照—园林婚宴”全流程的专属福利,实现“一站式”浪漫体验。未来,苏州市姑苏区将深度整合十全街文旅资源,链接周边酒店、餐饮、旗袍礼服、珠宝设计、婚拍摄影等优质业态,打造集文化体验、消费场景、婚庆服务于一体的“幸福经济”。

东台西溪古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董永传说”的发祥地。据考证,这里有董家垛、凤凰池、老槐树、缫丝井、董永墓等50多处与之相关的古迹。东台西溪景区2017年发展为婚姻登记点,这两天,有100多对新人预约在西溪景区逛月老祠祈福,请老槐树见证他们的爱情。

东台西溪景区提供视频

东台西溪景区负责人徐影告诉记者,近年来,西溪景区全力发展爱情主题产业,如今已经形成了“沉浸式”的爱情主题景区,景区内,爱心红绿灯和粉色斑马线,将天仙缘的甜蜜值拉满;汉服馆推出了“汉服写真跟拍”项目,还总结了在老槐树、海春轩塔、犁木街等地的打卡攻略。发绣体验馆推出了夫妻“结发绣”,取新人喜发绣制爱意融融的创意图案,富有纪念意义的非遗艺术品很受新人的欢迎。他们还以“董永传说”为创作蓝本,打造大型仙幻实景演出《天仙缘》《寻仙缘》,非遗传说结合现代歌舞与技术,生动诠释已有2200多年历史的美丽传说,仅去年就吸引了20多万人观看。

婚姻登记的仪式感与文旅场景天然契合,也将一次性消费转化为链条式消费。徐影说,目前东台西溪景区已经由婚姻登记延伸至迎亲嫁娶、婚纱照、婚宴、游船婚礼、蜜月住宿等环节,形成了完整的“甜蜜产业链”,吸引了每年超300万人次进景区,带动景区收入增长20%左右。

便利化背后仍需理性呼唤

婚姻登记进景区,是公共服务从“功能型”向“体验型”跃升的缩影,各地也在进一步挖掘文化符号,让“最美领证点”不仅成为城市浪漫名片,更成为培育健康婚恋观、助推地方产业的新引擎。

南京玄武区婚姻登记处设置“爱的基金”,引导新人通过捐赠关注困难群体,推动婚俗从“物质攀比”转向“精神价值”。连云港也不断拓展“婚姻+”服务,在2·14、5·20、七夕等重要时间节点,开展“婚俗改革宣誓”活动,邀请最美家庭、文明家庭、金婚夫妇老人“以爱之名”颁证,使结婚登记成为传播婚俗新风的“第一站”。

在东台西溪景区登记点二楼,教育辅导室、法律咨询室、婚检中心等一字排开,在这里,婚姻登记程序不再是简单的填表、盖章、拍照,而是解锁了健全的婚姻教育功能。

东台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负责人常乐告诉记者,他们探索婚前辅导服务,在婚姻家庭服务中心设有新婚课堂,开展《好家风成就好婚姻》的系列专题讲座,为新婚登记夫妇开展线上婚前辅导,强化新婚夫妇家庭责任感。线上录制12期“东台幸福讲堂”线上婚姻辅导课堂,向全社会宣扬文明向上的婚姻价值观。还通过“东台婚俗改革青年说”,引导广大青年分享文明婚俗观和“简”法婚礼,形成良好互动。

“婚姻登记改革的本质是公共服务人性化的体现,但需恪守‘便利不轻率’的原则。”王波说,现在很多年轻人容易闪婚闪离,他担心过度强调“打卡式登记”可能降低婚姻审慎度,他认为,婚姻登记在进景区的同时,还应该配备婚前教育、法律咨询等服务,让年轻人更深刻地了解婚姻的权利和义务,避免冲动盲目领证,唯有这样,才能使这项服务既有“网红热度”,也有“长久温度”。

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 周娴

标签:
责编:于锋